|
“看桃花”新闻行动引广泛关注金山网讯 自3月29日至4月6日,镇江日报精心策划推出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“走三区三市 看十里桃花——品味桃农故事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。6个整版图文强势推出的系列报道,分别配发相关微视频与H5,通过文字与视听的有机联动,营造出丰富、立体、生动的传播氛围,赢得各界广泛好评。 用脚步感受土地的宽广与厚实;用真诚融通桃农的心灵深处;用作品记录“三农”的改革发展。连日来,记者兵分6路,分别到丹徒区胜利村、句容市戴庄村、镇江新区留村、润州区嶂山村、丹阳市杏虎村、扬中市丰乐桥村采访报道。 为体现移动优先,采访制作的微视频、H5,通过微信平台提前发布,迅速在朋友圈被广泛转载,点“赞”如潮。次日报纸除推出主通讯外,还分别配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结构性图解、桃知识科普、嘉宾点评和微视频、H5的二维码链接等,看点多多。“看桃花”微视频播放量、H5点击量已分别达1.5万次和近6000次。中国网、中青网、央广网、环球网、东方头条、中江网、新华报业网等一批主流网媒广泛转载本报报道,有的网站将系列作品列入“治国理政新实践·江苏篇”专栏刊用。 微友“THJ”给记者微信留言:“我们这里的桃花也很好看,你们能来采访不?微视频太赞了!”微友“宁馨儿”把微视频和H5都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,引发粉丝围观。大家感叹,想不到家门口就有这么美的桃花园,并约定“待满园果香时,一起去摘桃”。微友“风中离人”跟帖表示:“好事情!你们的报道为农村发展搭建了平台。”报道中的主人公之一、桃农刘士银更是惊喜地感慨:“你们的报道影响真大!”农资电商行业小有名气的“农一网”镇江地区相关负责人朱志平,看到“十里桃花”系列报道后,致电记者,希望和桃农们合作,因为这有利于他们“降低中间环节,降本增效”。 新闻行动邀请的6位点评嘉宾,都是“三农”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,包括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理事长、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、江苏省园艺学会理事长俞明亮,著名“三农”人物、全国道德模范赵亚夫等,他们的精彩点评为作品增色不少。江苏省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专家、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朱凯生,自始至终对此次行动予以极大关注,他用“采访深、故事好、传播广”几个关键词综合评价这组报道。 朱凯生介绍,近年来,我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正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,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“深入推进”这项改革,在春耕生产之际,镇江日报推出的这组“大主题、小切口”的创新报道正当其时。与普通市民赏花观景不同,记者“看桃花”的实质是“观大势”,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变革,“值得点赞”。 虽然都是关于桃子种植,每篇报道都有其相对聚焦的不同侧重点,分别对应一号文件的六大部分的一个工作方向。江苏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坚强形象地称之为“将一只桃子切成六瓣”。张坚强认为,小桃子背后折射大农业,镇江日报这组报道充分彰显党报的“三农”情怀,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,这堪称一组“有思想、有温度、有品质、有影响力”的报道作品。 镇江日报退休同仁顾洪恩通过微信联系记者,为这一新闻行动“点赞”。他认为,在媒体转型的新形势下,镇江日报首次尝试“融媒体”运作主题报道,创意新颖,可喜可贺。整组报道的策划统筹,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写作、编排,以及新媒体要素的运用,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。顾洪恩说,看了首篇报道的标题,他立刻就联想到蒋大为演唱的名曲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》,有一种“新闻可以这样做”的意外欣喜。(记者 王景曙) |